北京中网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宣城广德研发分公司

当前位置:首页>岗位职责 >

高考后的第二批大学生,你知道几个?(图)

发布时间:2022-01-24源自:网络整理作者:佚名阅读(142)

【流金岁月—四十三年前的河北大学】

1978年金秋十月,已在农村插队第三个年头的我幸运地考入河北大学外文系,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批大学生。

说幸运是那年全国考生610万,录取了40.2万,录取率为6.6%;而1977年全国考生573万,录取27万,录取率4.7%。同比增长近2个百分点。再有就是那年考外语专业数学不计成绩。天助我也!我1977年高考失利就是因为数学拉了后腿,纵然总分和考业成绩己过初选线。

1970年代末的河北大学,刚从天津迁来河北,一路颠沛流离,远没有从伤筋动骨的动荡损伤中恢复元气。

最早从天津迁出时,河大是被发配到的邢台唐庄农场,后才辗转流落到保定,被安置在刚刚搬走的原省委大院。

理科的数、理、化、生物、电子五个系在北院;文科的文、史、哲、外、经在南院。其中经济系是由以前的经管学校并入后新成立的。

我入学时的外文楼是1974年建成启用的,是当时河大南院建的第一座新楼。之前的几年,外文系在东边的平房院上课,那里就是大名鼎鼎的“常委院”。

新建外文楼西边的“高坡院”也是一排排平房,据说那座南北走向的二层小楼以前是图书馆,后来才在南院东边新建的图书馆楼。原图书馆改成了卫生队和哲学系一部。

“高坡院”当年唯一的那座斜楼是文、史、经三系混搭大本营。那楼五十年代曾是工农速成学校;保定师范学院。省委时期,那楼是省工、青、妇机关所在地。

南院大门口右手那栋二层小红楼是河大招待所和青年教师宿舍。

如果用一个字形容上世纪70年代的河大南院,那就是一个“土”字,哪里都是土。除了外文楼门前那条甬路和图书馆前边是水泥方砖铺地之外,到处是原生态的土地。最著名的是我们外文楼北边的土操场,那里原先是块低洼大坑,后来垫平修了蓝球和排球场。平时这里尘土飞扬,虎跃龙腾,一到下雨天,这里便是沼泽一片,彻底趴窝。

头两年我们教室在南院河大图书馆岗位职责,宿舍虽在在北院。每天早出晚归去南院的教室上课。图书馆开到晚上九点半,经常再回教室学习到十一点。据老同学杨丽丽深情回忆,当年她从北院来南院教室的路上,甚至还常在那条水泥方砖的甬路上玩“跳房子”。她是应届毕业生出身,属班上岁数最小的梯队。那时我们78级的同77级的有共同的特点:年龄差距大,老、中、青“三代”同框。大的已三十岁岀头河大图书馆岗位职责,小的仅十五、六岁;我属于中间的,入学那年二十岁。

直到1980年,南院才又建起了新的教授楼,男、女生宿舍楼,教工食堂,浴室等设施。我们那年从北院迁入外文楼西边的宿舍,前后两排楼,前边是男生楼,后边是女生楼。

对于那个年代走来的每个河大校友来说,“食”在河大,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美好回忆。

那时河大北院、南院各有一个学生食堂,两个食堂的内容和饭菜的水平完全一样:萝卜,土豆,大白菜;馒头,饼子,棒子面粥是永恒不变的主题,主旋律。那时保定市的供应仍是40%细粮,60%粗粮。

早晨:饼子,粥,咸菜;

中午:馒头,饼子,熬菜;

晚饭:饼子,酱油汤素烧带皮土豆,棒子面粥。

冬天晚上天黑的早,在大食堂昏暗,摇曳的灯光下,人头攒动,黑压压的人群在卖饭窗口排起长长的队伍。最受广大同学不是什么特别的美味佳肴,竟是一分钱一两的棒子面粥。在那种光线暗,人挤人的条件下大家身上都难免被粥临幸上。

那时白天双方如在街上偶遇,虽然不认识,但也不用看校徴,凭着身上沾的粥嘎巴就知道是自己人。

多年后老同学聚会时,有位女生爆出惊天秘密,她说在河大当年喝的棒子粥有股洗衣粉味。闻此众人哗然,启动了无限想像模式:当年食堂的那个小子会不会天天用洗衣粉刷粥桶啊......?

那时的河大门前的街上非常安静,整洁。从西到东的整条“河大路”上,除了本案外,只有104医院和02礼堂两家单位;商店仅有一家军人服务社。再有就是两家经过特批的河大家属开的小吃店,一家卖白菜油渣馅的馅饼;另一家卖炒饼。虽然在这里花0.25元就能吃两个馅饼,一碗大米粥或一份肉丝炒饼(素炒饼仅收0.15元)但能常来这里消费的同学“非貴即富”,要么是带工资上学的“大款”;要么是家境极为殷实的同学。

记得上了四年大学,仅有两次去吃“白运章”包子,都是带工资同学请的。

那时国家发的助学金分为1/2/3等,分别是每月17/12/9元,发给来自农村同学或城里低收入家庭同学。

我没有人家那么幸福,既无工资又无助学金拿。

那时许多老师户口还备在天津没迁保,因为天津的供应比保定好。应该没有粗粮吧?校车每月从天津给这些老师拉来米、面、油,都是各家自己买的,一小份一小份的。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。

虽然当年河大被从天津迁出来,彼有些虎落平阳的味道,但雄风尚存。那时外文系还有一批流落到此的“国关”和北师大的赫赫有名的老师,因此办学实力还相当雄厚。那时外文系还给外交部代培干部呢。

就是在这样的硬件环境下,我们努力拼博,刻苦学习。没辜负家长,没有辜负自己。

我们外文系的特点是小班教学,小教室,每班15-20人。我们那届的学生,除了本省的,还有来自北京,天津,山西的同学。同学的成份主要以知青,工人为主,有少量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现役军人。我们外语学习主要训练的就是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。

课堂上两人一组的句型练习,课下的对话练习,听力练习等等。

我们上课的神器是每班一台601型电子管磁带录音机,由录音机放出的内容通过教室四周墙上两道铁丝放送,我们每人有一付报务员那种胶木耳机,想要接收时,用耳机线的铁夹夹在墙上的铁丝既可。

后来市面上出现了砖头录音机,家境好的同学率先装备上了,这样就可以不限场地的自己单独“玩”了。

还有的同学置办了有短波功能的收音机,能听外国的特别英语节目或新闻。我那时的最大愿望就是能拥有一台上海产的熊猫牌半导体收音机,然而永远没实现过。

外文系当年使用的桌椅,机器设备还都是继承的天津师范学院的财产。直到我们毕业那年,河大才建成第一座语音教室,但没建在外文系,而建在了北院电子系。

上世纪70年代末,正是改革开放的元年,大地回春,万紫千红。从我做起,从现在做起,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。整个河大校园,无论南院,北院;图书馆,阶梯教室;校园的甬路上,各个角落;学校门前的河大路两侧的人行道上,从西往东直至小营坊的水塘旁,到处都是河大学生苦读的身影。

四十多年过去,弹指一挥间。我们这代人经历过磨难,见证了历史。

当年我们怀揣着梦想,荣幸地被河大接纳。在这里我们接受了知识,学会了本领。

四十年前毕业时,我们怀揣着理想,从这里出发。我们报效了社会,成就了自己。

我们要永远感恩母校!缅怀母校!祝福母校!

(写于2021年金秋十月,河北大学百年华诞,外文系建系75周年)

上世纪70/80年代的原汁原味外文楼

外文楼内景(李纯同学摄于本世纪初)

先进班集体(1979年/二排右三是作者)

青春万岁(在排练小节目/1980,左一是作者)

“雁翎队员们”/喝棒子面粥不耽误长出六块腹肌。

北海泛舟/1981

北京来的小姐姐们/1980

文、史、哲、经“混成旅”本部

外文系学生的“吃饭家什”三大件

天津师院陪送的嫁妆,这座椅肯定比我岁数大

老图书馆

与发小合影/1982

“毕业歌”/1982年9月(右一穿裙子女生是杨丽丽,后来成了一名出色的外交官)

回母校,看望恩师/2018

排队向恩师汇报,左一是师母,语音室季老师/2018,后排呲牙笑的那位是黑马

入学40周年纪念/2018,2排左2是笔者

霜重色愈浓/2019(本文作者)
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cfrsw.com//news_29/1079.html

备案号:皖ICP备20008326号-44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我们 - 网站公告 - 广告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