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中网互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宣城广德研发分公司

当前位置:首页>人才政策 >

让产业“上楼”发展“垂直经济”

发布时间:2024-04-23源自:网络整理作者:佚名阅读(83)

一栋大楼内入驻电商企业60余家,互联网科技、金融服务等产业链配套企业约200家,总投资超过30亿元。 建滔广场作为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最高的建筑,也是花桥经济开发区最高的建筑。

如今,花桥已有建滔广场等8栋税收过亿元的建筑,被当地人称为“亿元楼”。 花桥经济开发区已入驻企业3100家,入驻114栋商务楼宇,运用楼宇经济新发展模式,推动产业“上楼”、发展“垂直经济”,走出了一条特色区镇发展道路。

花桥商务城招聘_花桥国际商务城现代服务业人才政策_花桥商务城职业中等技术学校

花桥经济开发区面积仅52平方公里,在昆山市11个区镇中排名第10。 如果面积有限,那就“登高望远”。 现代化商业建筑林立,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,其中第三产业占70%以上。

欲看千里之外,就更上一层楼。 花桥经济开发区凭借“敢创业、敢尝试”的精神,努力“登高”、“看远”,不断寻求新的发展道路。 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和超前规划,也让“楼宇经济”这一新经济形态在花桥早日开花结果并走在前列。

让产业“上楼”,创新打造垂直集群

宽阔的马路、高耸的楼房、飞桥……走进花桥经济开发区,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繁华的城市景象。 “我刚来工作的时候,花桥最高的楼只有11层。” 董欣然2009年来到花桥打工,在他的记忆中,那时的花桥还是大家传统印象中的一个“小镇”——没有什么高楼大厦,很少有商业,甚至连水泥路都没有。

随着花桥的快速发展,数百米高的建筑拔地而起,而花桥发展的“秘密”就隐藏在这些建筑之中。

“其实,我们在发展楼宇经济方面已经积累了多年的经验,我们不会拍着脑袋,楼宇经济好就去做。” 昆山花桥科技局局长冯伟清回顾了花桥经济的发展历程。 原来,早在十多年前,花桥就锚定建设现代服务业园区的目标。

谈起花桥楼宇经济的初步发展,花桥经济发展促进局副局长陈志刚也有同样的经历,“其实一开始我们好像并没有专门建设楼宇经济。 ” 在规划花桥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定位时,没有选择走“工业带动城镇化”的老路,而是充分发挥毗邻上海的优势,瞄准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第三产业、总部经济、研发产业。

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需要以建筑为载体承接。 “从一开始重点发展总部经济,就为花桥发展楼宇经济奠定了基础。” 陈志刚告诉记者,昆山花桥的工业区划分明确,北部是农业生态区,中部是待开发的工业区。 在制造业方面,南部30多平方公里主要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,是花桥发展的先导区。

如何在三十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做出大事? 由于整个发展空间受到限制,花桥向空间寻求资源和利益。 “楼宇经济”为花桥经济开发区发展开辟了新思路。 因此,自2006年8月商业楼宇开工建设以来,花桥现已建成并投入运营42栋,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,成为昆山商业楼宇最集中的地区。

筑巢孵化公司将“源头活水”引入建筑

“我们公司一开始只有两个小房间。” 周远宏的公司“有湖有家”位于建滔广场。 2009年10月26日办理营业执照注册,2010年5月正式投产。13年来,公司实现了多次跨越式的发展。 谈起这些年的发展,周远宏感慨万千:“今年销售额有望达到2亿元。”

伴随企业成长,也是华侨招商秉承的理念。 与大多数工业园区的“筑巢引凤”相比,花桥经开区楼宇经济的发展更像是“筑巢孵化”。

花桥商务城职业中等技术学校_花桥商务城招聘_花桥国际商务城现代服务业人才政策

“很多科技公司发展初期规模很小,抗风险能力较低,需要给予一些孵化支持。” 科技局局长冯伟清告诉记者,华桥将积极帮助企业实现“从0到1”的成长。 这些企业孵化的主要平台载体正在建设中。

在花桥看来,对企业的“培育陪伴”是花桥楼宇经济的与众不同之处。 许多本土企业一开始还处于“种子期”。 往往一个教授带领一个团队攻克某项技术,攻关面积通常只有一两百平方米。 如今,许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种建筑物中涌现。

除了早期孵化,花桥经开区还帮助初创企业“提速”,帮助其尽快实现量产。 大楼内孵化的企业在大规模量产后,将需要拥有自己的工厂。 花桥还将现有孵化企业的资源与周边空间同步,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。

为了更好地做好“建筑服务员”,花桥对建筑进行精准画像。 重点关注楼龄、面积、入住率、平均租金、物业单位、楼内企业总数、产业结构、商业配套条件等楼宇经济相关指标,准确描绘每栋楼宇的画像突出建筑行业身份,根据“建筑”条件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。

“我们不到一个月就搬进了建滔广场办公室,节省了近两个月的装修时间。” 周远红回忆,与普通写字楼需要从纯毛坯开始装修不同,这里的商务楼装修在交付时就已经进行了初步加工。 企业只需进行分区和简单装修即可入住,为企业节省了成本。

营造建筑内“小气候”,让“上下楼”变成“上下游”

15栋建筑,200亩土地,销售额1010亿元。 在花桥晨风时尚创意产业园,从人才培养到品牌入驻,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物流,一条“园内产业链”在这里诞生。

“一开始,这里是一个工厂。后来,在政策的鼓励下,我们逐渐尝试从工厂转型为工业园区。” 晨风时尚创意产业园副总经理张晓鹏表示,产业园目前共有15栋建筑。 包括实用型人才培训中心、人才及学生公寓、研发工厂和设计师专属工作室。 设有面料展厅,库存面料样品8万余件,辅料共计10万余件,供设计师挑选。 “我们建了很多工作室,吸引了设计师及其团队入驻。总体来说,我们遵循了昆山‘工业园区打造产业链,上下层是上下游’的发展理念。正是因为我们为各方积累了产业链的资源。”

近年来,花桥经济开发区着力构建产业生态。 按照“楼上楼下就是上下游”的理念,不仅使城市发展空间立体化,而且以产业集聚为抓手,打造“一层一品”的特色楼宇经济”。 花桥经开区已入驻114栋商务楼宇,入驻企业3100家,持续引导上下游建筑企业和客户群体有效集聚,构建“邻居就是客户”的产业生态系统,推动建筑经济特色化、集聚化。

如今,楼宇经济带来的集聚效应在花桥开始显现。 花桥服务业项目大部分集中在楼宇,涵盖9大服务业类别。 例如,亚太广场入驻华住集团、好孩子商贸等7个新零售项目,成为新零售行业发展的新典范; 花桥国际创新港B2栋引进基金公司755家,成为当地金融业发展的新地标。 不远处的中国科创广场已入驻65个人才科技创新项目,成为创业孵化的新摇篮。

“为什么我们特别注重楼宇经济?其实它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,还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品牌效益。对于华侨来说,我们已经感受到了1+1>2的发展效益。” 冯惟清盘点了一些数据,短短几年时间,就聚集了一批高端科技企业和各类人才。

目前,花桥已有42栋优质商业楼宇竣工投入运营,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,成为昆山商业楼宇最集中的区域。 到2022年,建筑经济税收占服务业(不含房地产)税收的80%以上,8个“亿元楼”、7个“准亿元楼”培育了建滔广场、亚太广场等“元大厦”。

未来,花桥经开区还将实施建筑倍增计划,瞄准入驻建筑企业的产业链、生态链,打造一批高产出、高增长的特色建筑,力争再建两栋2023年税收收入“亿元楼宇”。

位于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的研祥国际金融中心大厦即将封顶。 这座267米的高楼即将成为新的“昆山第一高楼”,成为矗立在上海和江苏交界处的城市新地标。 如果面积有限,那就“登高望远”。 这是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针对区镇发展的一次创新尝试,也为楼宇经济发展打造了一条独特的“花桥之路”。

(江苏日报记者朱新国、张长孙、通讯员坤华宣文摄)

欢迎分享转载→ https://www.cfrsw.com//news_15/1372.html

备案号:皖ICP备20008326号-44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我们 - 网站公告 - 广告服务